我校化学化工学院赵震教授团队获中国化工学会基础研究成果一等奖

发布时间:2020-09-18浏览次数:10

9月15日至16日,2020年中国化工学会科技创新大会在北京昌平中国石油科技交流中心举行。我校化学化工学院赵震教授联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申报的“机动车尾气排放PM2.5高效催化净化技术” 获中国化工学会科学技术奖基础研究成果奖一等奖,获奖团队成员包括赵震、刘坚、韦岳长、于学华、徐春明、姜桂元、宋卫余、段爱军等8人。

该成果围绕国家雾霾天气治理的需求,针对致霾机动车尾气颗粒物(PM2.5)催化净化存在的基础科学和技术问题,提出了PM2.5氧化催化剂设计的新思路,建立了制备催化剂的新装置和新方法,制备了高移动性纳米复合氧化物、三维有序大孔氧化物及其担载贵金属纳米颗粒和廉价高效大孔—微孔氧化物等系列新型高效催化剂,为PM2.5燃烧高效催化剂的结构设计与“化学裁剪”精准调控提供了理论基础;开发了同时净化机动车尾气含PM2.5在内多种污染物的两段组合四效催化技术及SCRPF新工艺,台架实验达到国VI排放限值要求。上述创新性成果不仅为PM2.5治理提供了科学与技术基础,而且具有重要环保意义和社会效益。团队发表相关SCI论文105篇,总引3432次;其中,8篇代表作SCI他引761次,单篇最高SCI他引177次;主办全国环境催化相关学术会议4次,在国内外会议上作大会和Keynote报告40余次。第一完成人赵震教授连续6年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获评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培养指导的学生获青年长江学者1人(韦岳长),全国百篇优秀博士提名论文1人(刘坚),获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2人(刘坚、韦岳长),入选国际催化学会理事会“Young Scientist Award”1人(韦岳长),获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刘坚、姜桂元)。

中国化工学会科学技术奖于2019年设立,每年评选一次,下设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基础研究成果奖三个子奖项。其中,基础研究成果授予在化工领域应用基础研究、中试、工业试验等阶段,在新工艺、新技术集成、新产品、新方法、新材料、新设备、新软件、应用基础研究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的集体和个人。

  

  

  

  

2020年度中国化工学会科学技术奖基础研究成果奖一等奖列表

序号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单位

主要完成人

1

机动车尾气排放PM2.5高效催化净化技术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沈阳师范大学

赵震 刘坚 韦岳长 于学华 徐春明 姜桂元

宋卫余 段爱军

2

煤制乙二醇/乙醇加氢铜基催化剂可控制备与催化机制研究

天津大学

马新宾 巩金龙 王悦 岳海荣 赵玉军 王胜平

吕静 赵硕 赵礼

3

生物医用颗粒的可控制造原理及应用基础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马光辉 魏炜 吴颉 苏志国 夏宇飞 巩方玲

郝冬霞 周炜清 黄永东 岳华 那向明

4

能源电催化材料的多尺度设计原则与机理研究

清华大学

张强 唐城 李博权 王浩帆 王斌 魏飞

5

重油非烃类大分子结构解析及反应行为研究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何盛宝 史权 刘银东 张霖宙 王路海 赵锁奇

王丽涛 卢竟蔓 许 倩 张亚和 于志敏 韩 

6

功能聚合物精确可控制造的化学反应工程基础

上海交通大学

罗正鸿 周寅宁 李锦锦 郭君康 边超

7

微通道尺度效应作用下传递-反应机制研究及本质安全化调控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南京工业大学

孙冰 朱宁 石宁 冯俊杰 何伟 朱红伟 方正

金艳 胡欣 姜杰 郭凯 费轶

8

连续加氢-膜分离耦合机制及其在环己酮合成中的应用

南京工业大学

陈日志 姜红 邢卫红 黄军 屈正炎 刘业飞